秦国地处西陲,在春秋时期曾几度试图进入中原,但均以失败告终,国力受损。直到秦孝公时期,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,在秦国进行变法,才使得秦国重新崛起。商鞅的变法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,他堪称秦国的大功臣。然而,就是这样一位大功臣,最终却惨遭五马分尸,还被满门抄斩,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
商鞅,名鞅,姓公孙氏,出身周朝的宗室,与周天子同宗。他年轻时便喜爱刑名之学,曾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担任中庶子。尽管公叔痤极力向魏惠王推荐商鞅,但魏惠王并未给予足够重视。此时,秦孝公正在招贤纳士,商鞅得知消息后,毅然前往秦国。
公元前356年,商鞅被秦孝公任命为左庶长,开始了在秦国的第一次变法。他废除了世卿世禄制,奖励军功;重视农业,抑制商业,奖励耕织。六年后,商鞅又主持了第二次变法,废除了井田制,推行县制,统一了度量衡制,并编订了户籍、赋税制度。经过商鞅变法,秦国逐渐强大,甚至达到了“天子致胙於孝公,诸侯毕贺”的盛况。
商鞅不仅是一位改革家,还是一位军事家。在变法取得成功的同时,他还多次领兵对魏国作战,用计策抓住了魏军主将,并大破魏军。魏惠王恐惧之下,割让河西之地给秦国求和。秦孝公将於、商等十五座城邑封给商鞅,并尊称其为“商君”,同时任命他为秦国的国相。
然而,就在商鞅如日中天之时,一个叫赵良的人前来劝说其隐退。商鞅最终没有采纳赵良的建议,这也为他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。商鞅是个只谋事而不谋身的人,当时秦国保守派势力强大,他们都是秦国老臣及公室成员,而商鞅的变法严重损害了这些人的政治、经济权益。
在变法前夕,商鞅就与保守派代表人物甘龙、杜挚展开了激烈的争论。在变法过程中,商鞅以雷霆手段对待那些保守派,结果连太子也卷入其中。商鞅虽然未直接惩罚太子,但却对太子的两个老师给予了严厉的惩罚,即“刑其傅公子虔,黥其师公孙贾”。中国有句俗话,“打狗还得看主人”,受罚的虽然是公子虔、公孙贾,但受辱的却是太子。
公子虔除了是太子的老师外,还有另一层身份,他出身秦国的公族,与秦孝公是一家人。堂堂秦国贵族被削去鼻子,公子虔对商鞅的仇恨可想而知!在商鞅的打压之下,公子虔杜门不出长达八年,另一位反对变法的大臣祝懽也遭到杀害。可以说,商鞅在变法的过程中,得罪了除秦孝公以外的所有人。
公元前338年,秦孝公病逝,太子秦惠文王继位。公子虔终于迎来了复仇的机会,他们诬陷商鞅造反,并派人抓捕。商鞅逃到了魏国,但被魏国拒之门外,无奈之下他回到了自己的封地,但根本挡不住秦国的大军。秦惠文王将商鞅车裂,同时将其家族成员全部处死。秦昭襄王时,丞相蔡泽高度评价了商鞅变法,“故秦无敌于天下,立威诸侯,成秦国之业”。
参考资料:
- 《史记》
- 《资治通鉴》